首页 >> 诈宋 >> 诈宋最新章节(目录)
大家在看 明末之力挽狂澜 抗战之最强王者 抗日之铁血战魂 抗战之最强特种兵 明末混球 三国,开局先诛大耳贼! 抗战之抽奖就变强 大唐:开局被长孙皇后认亲 回到明朝当大帝 大唐:我摊牌了,我是你岳父 
诈宋 月如弓 -  诈宋全文阅读 -  诈宋txt下载 -  诈宋最新章节

第334章 气候与王朝更替(2/2)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户书架

“豫是为地名也,古九州之一,涵我朝京东西路,京西北路、京西南路等地;令于汉之《说文》中豫,有象之大者之意。”张扶说道。

安维轩说道:“豫,象之大也;此字是由人牵象演化而来,史书更有载商王曾猎象一头,而象现今出于岭南以南,这足以说明殷代豫地气候温暖,可与当下岭南相比。”

“侍郎大人此言谬也!”安维轩话音落下,那张扶便摇头,只说道:“豫地之象怕是为商人猎杀绝迹,仅以此证明殷商时豫地气温高于如今,却有些武断了。”

听二人争论,殿中一众臣子无人插言,只是好奇安维轩从三皇五帝说起,目的是为了什么?

不理会那张扶,安维轩继续说道:“《夏小正》、《礼记*月令》皆以燕来燕归来定论时节,足以证明《水经注》中其‘洧水注’引《汲冢纪年》曾载,周孝王七年、周懿王三年,时汉水两次结冰。

《诗经*秦风》又载:‘终南何有?有条有梅。’终南山在今长安以南,现下并无梅树之踪迹,是为这足以证明周时终南山气温高于如今,其后先秦至秦再至新莽时期,豫地再无气候异常寒冷的记载,惟有光武年以后史书中才有气候异常的记载。

而后至魏晋之后气候寒冷下来,有史载云燕山以东之渤海,连续冰冻三年,冰上可行车马军队。北朝贾思勰于《齐民要术》中言,豫鲁两地石榴冬岁要裹以蒲草,不然则会冻死。其后唐书又载,前唐高宗年间有三年冬日无冰无雪,前唐明皇时宫中更植有梅树,种有柑桔……”

“侍郎大人口若悬河,滔滔不绝,与今日临安降雪有何干系?”张扶不耐烦,很是失礼的打断道。

见张扶无礼,安维轩狠狠的瞪了一眼,自顾自的说道:“本朝真宗皇帝年间,豫地己无梅树,而长安气候犹劣于豫也,府志载云:‘本朝大观四年冬政和元年春,福州荔枝全部冰死,太湖全部封冻,冰上可以行车,湖上洞庭山的柑橘尽数冰死。’”

龙椅上的赵构听安维轩说了一通,也不大清楚安维轩这般说的意思,但能听得出来,安维轩溯古说今,句句引经据史,怕是无人能辩驳的。

顿了一顿后,安维轩向上奏道:“陛下,臣阅史纵览,上溯炎黄下述当今三千余年,我华夏的气候是冷期和暖期交替出现的,每当气温降低之年,皆会有天下大乱之像,朝代更迭……”

“安侍郎,休要在这里妖言惑众危言悚听!”听得安维轩言语,一向不曾与安维轩发生正面冲突的秦熺立时怒道。

听了安维轩这一番话,龙椅上的赵构面色也是阴晴不定,但还是摆手道:“教他说下去!”

这位安侍郎是真敢说呐!

此时的百官面色也是凝重起来,安维轩所说的历代气温变化,史书上是有记载的,甚至历代文人笔记中也是有迹可寻的,纵是自己眼下不信或是半信半疑,回头到家翻看史书校对,差不出也能推断出安维轩所言是真是假了。

倘若安维轩所言是真,那安维轩怕是会有半个圣人的称谓了。

口中应了声是,安维轩继续说道:“臣据史书推论,两千二百五十年前至两千年前,即周孝王、懿王至周幽王的一百五年里,我华夏气温有所下降,其间犬戎入寇,幽王失国。其后平王东迁,经先秦至秦与先前汉再及到光武中兴后汉代中后期,我华夏气候一直平稳。

及至汉代末年,气温再次降低,此间有黄巾之乱,汉分三国,司马篡魏,八王之乱,衣冠南渡、南北两朝。直至隋唐两朝,我华夏气温才再次回升,再至唐代末年黄巢之乱前,气候再次下降,本朝太祖立国至哲宗皇帝年间,气候一直温暖,后又至我朝徽宗皇帝大观年间,气温再次骤降,有金人入寇之举……”

“莫要说了!”赵构打断了安维轩的话语。

喜欢诈宋请大家收藏:(m.shaonianshuwuba.com)诈宋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
你可能会喜欢 赘婿岳风免费全文阅读 私密保姆 灵境行者 女神的绝世高手王笑童婉儿全文阅读 大奉打更人 夜的命名术 不科学御兽 唐悠悠季枭寒全文阅读 深空彼岸 岳风柳萱全文阅读 道诡异仙 我的属性修行人生 这游戏也太真实了 赤心巡天 明克街13号